发布时间:2017-05-17 点击数:1591
其实,人与人之间,若是平时不用心经营,往往无法产生紧密的关系;与自己的亲人相处时,更容易因相处方式的不当,而造成冲突与摩擦。
虽说母子亲情是天生的,但是对学前阶段的幼儿而言,亲子关系的建立,仍需要由父母亲来带动,因为幼儿的行为通常是模仿自父母的,而他们也是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彼此的关系是亲密或是疏离。因此,要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,不应仅从父母的角度去要求孩子,父母更应思索自己的处置方式是否适当。
做父母的总希望,孩子一些不成熟的行为、习性,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。您的儿子将届满六岁,却仍令您头痛,他不但活动量大(好动)、不遵守常规(不听话),且相当有主见(会顶嘴)。这类孩子通常让父母觉得较难管教,尤其是当父母缺乏耐心时,往往就认定他不是好孩子。
当亲子关系长期处于不满意的状况下,父母难免因为孩子的行为老是不能符合期望而觉得厌烦,甚至厌恶。其实,这只是反映出父母对孩子行为的不满情绪,并不会影响到亲情的本质,且是暂时性的;只要您有心,一定可以有所改善的。
实际的做法上,提供几点建议大家参考:
一. 减少用骂及处罚的作法,而改以说理的方式,来说明自己的要求与限制。不妨多利用简短清晰的指示来要求孩子。例如,告诉孩子「请你吃饭前先去洗手」,这会比大声吼叫的方式,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常规要求的坚决,而且也清楚知道怎么做。必要时,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明白,一旦不遵守彼此的约定时,必须接受一定的责罚。
二. 既然定有受罚的原则,也不要忘记拟定奖励的方法,让孩子好的行为能因奖励而更加强化。
三. 最后要提醒父母的是,我们必须用心去了解孩子的能力、性格及优缺点;唯有透过理解,才能接纳孩子的个别性。
孩子的好动特质,虽不受人欢迎,但父母可以藉由兴趣的培养,将他的好动引到一些兴趣上。而他喜欢顶嘴,是心中不服气的一种表现,父母不但不必急着骂回去,反而需要先静下心来,听听他的抱怨,并藉机解释彼此的误解。
爱与管束是做父母管教子女最重要的两个利器。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,又接受父母的管教,使爱孩子与管教孩子的目的都能达到,是做父母一生都在修的课题。